跨龄课堂解放师生“教育力”(在一线)


来源:

早春,北京市中关村第三小学万柳北校区,一堂微型景观设计课:“这是我的农家小院,栽有袖珍椰子,里面的石头、海螺是我从海边捡的!”五年

早春,北京市中关村第三小学万柳北校区,一堂微型景观设计课:

“这是我的农家小院,栽有袖珍椰子,里面的石头、海螺是我从海边捡的!”五年级的薛宇桐介绍。“我的小灯像流星,梦幻世界里种着多肉植物和苔藓。”四年级的王煜宁不甘示弱。

四、五、六年级“合三为一”,“跨龄课堂”格外活泼。这样跨年级的“班组群”,是该校区的基本建制。“‘班组群’突破了单一班级的刚性组织形式,为学生创造了更多资源,营造了更立体的人际关系。在这个过程中,师生‘教育力’进一步解放,教育产生出更丰富的可能。”全国特级教师、中关村三小校长刘可钦说。

“3.0版学校”营造生态环境

“福建土楼”般的“C”型建筑恢弘大气,里面却不是一间间中规中矩的教室。要想大,活动隔板一拉,3间教室能合为一体;要想小,角落里有“小屋”“树洞”家具,孩子们能钻进去享受独处时光……教室外面是宽阔明亮的公共空间,墙上是“把日子过成诗”的布景,随处可见的小书架和地垫,让三三两两读书的孩子们成为校园里的一道亮丽风景。

作为一所有着131个教学班、6300名在校生的传统名校,在师资队伍优秀、学业成绩良好、学科课程成型的基础上,如何进一步破解“学生多、空间小,统一性高、选择性少”之惑?这是中关村三小一直以来的思考。

“1.0版学校有农业社会特征,以满足读书、写字、算术为目标,要求学生学得对而快;2.0版学校有工业社会特征,一间间教室规整排列,标准化的纸笔考试‘批量生产’学生。”刘可钦的理想,是打造“3.0版学校”,即生态社会呈现的学校样态,有多种空间组合和多形态的空间布局,强调分科课程下的综合课程,融入更多基于表现的多样性评价。

“我不只‘必须’待在这里,我更‘想要’待在这里。”孩子们这样表达他们对新校区的由衷喜爱。在这里,就连教师办公桌都置身公共空间,老师和学生们自始至终“零距离”,批改作业时,四周常凑上来一群小脑袋。

“班组群”跨越年龄学科

教室可开可闭,班级可大可小,如此一来,跨龄同龄、兴趣导向等多形式教学就应运而生。在这里,相邻的3个年级各派出一个班,共同组成“班组群”,大小孩子们一起学习。在“破”与“立”之中,对师生关系进行重构的“导师制”成为关键。

翻开一张课程表,记者看到,周二课程被分为3个板块,每个板块90分钟:第一板块是“数科工信类”,包括数学、科学;第二板块是“跨学科”,包括语文、音乐;第三板块是“语言类”,包括语文、英语。

“班组群内不同学科教师可以将学科内容有机整合,减少学科间知识的重复或割裂。在学与教上,强调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认知特点,采用启发式的直接教授+小组合作+团队研究。”新校区执行校长陈俊荣介绍,每个班组群有7位导师,组成“教师合作共同体”,进行跨学科教研,“新制度既保持了分科教学的系统和深度,又避免了单一分科背景下易出现的全面发展局限。”

学生习惯也因此发生改变。很快地,有事不再只找班主任了,7位导师中,语数外音体美应有尽有,孩子们想找谁就找谁。“以前一个班主任管理班级,压力大、风险高、责任重。现在我们7名教师共同管理3个班,大家扬长避短,给学生发展带来更多可能。”教师张猛说。

学生个性教育引向多元

“空间结构的变化,巧妙生发出教育形态的变化,进而造就课程开发契机,中关村三小创造出一个‘魔法’。‘班组群’使教师间、师生间、生生间的关系发生变化,呈现出良好的教育生态,将学生个性教育引向多元。”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评价道。

一项项成果也接踵而至:“共享单车的利弊与有效管理”“如何让人民币成为‘一带一路’国家结算货币”……近400个身边热点问题成为孩子们自发探索的焦点,如今,已形成学生自主社团60多个、项目团队100多个。在毕业年级,孩子们聚焦历史文化、社会科学、文化艺术、信息技术、生态文明等8个领域进行研究,光撰写的论文每年就达300多篇,论文答辩还在网上进行直播。

“我们教师不再局限于围墙之内、教室之中、讲台之上,也不再是那个照本宣科的教书匠,我们走出单一学科,视野变得更开阔,也开始拥有课程领导的能力。”不少老师这样自豪地说。据悉,在课程与教学方面,全校超过200名教师参与了37个项目研究小组,还有170余名教师参与到学校五大部门77个项目的研究中去。

“中关村三小的创造性变革突破了传统的理念、固有的模式和校园的藩篱。未来教育还有更多可能性,希望更多学校用更开阔的视野看待和探索教与学。”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陶西平指出。

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18年04月12日 18 版)

[责任编辑:]

频道推荐

图片新闻